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 981 本次考试限时45分钟。单选题只有1个的答案,多选题至少2个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辐射安全管理专业) 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医学方面是辐射应用最早、普及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应用。辐射在核医学、放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诊断设备不属于辐射在医学上应用的是( ) A. γ刀 B.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 X光机 D. γ探伤机 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请问以下换算关系哪几项是错误的( ) A. 1Gy=10^6μGy B. 10Gy=10^6μGy C. 10 Gy=10^3mGy D. 10Gy=10^7μGy E. 1Gy=10^3mGy 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进口的放射源应当有明确标号和必要说明文件,其中( )放射源的标号应当刻制在放射源本体或者密封包壳体,( )放射源的标号应当记录在相应的说明文件中。 A.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Ⅴ类 B. Ⅰ类; ——- 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C. Ⅰ类、Ⅱ类、Ⅲ类;——- Ⅳ类、Ⅴ类 D. Ⅰ类、Ⅱ类;——- Ⅲ类、Ⅳ类、Ⅴ类 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 )。 A. 二次污染 B. 诱发灾害 C. 次生风险 D. 次生危害 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A.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除外) B.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C. 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除外) D. 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E. 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 )。 A.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B. 一般辐射事件 C. 一般辐射事故 D. 较大辐射事故 E. 重大辐射事故 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 )的方针。 A. 严格管理 B. 发展为首 C. 安全第一 D. 预防为主 E. 防治结合 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β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正电子,也可能是负电子,但通常所说的β粒子指的是负电子。 B. 一个β粒子带有多个电子电荷的电量。 C. 同样能量的β粒子使物质原子电离本领较α粒子大得多。 D. β粒子可以使靶物质的原子核发生电离。 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放射性核素毒性分组依据的是( )。 A. GB8999-88 B. HJ/T61-2001 C. GB18871-2002 D. GB12379-90 1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以下核技术利用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有( )。 A.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 B. 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置的 C. 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D. 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的除外) E. 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1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体流动方向是从危险程度高的区域流向危险程度低的区域。 B. 从外界补充进入工作场所的空气,应当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 C. 从工作区释放到大气中的排出气体,应当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 D. 每个工作区要保持相对独立,不能有空气流动。 1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半衰期大于60天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医学和辐射防护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 )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6名。 A. 20 B. 40 C. 10 D. 30 1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发现并确认辐射监测结果明显异常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在( )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A. 二十四小时 B. 三十分钟 C. 一小时 D. 四小时 1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辐射实践中,人们发展了辐射防护体系,来保护人们免受不必要的或者过量的电离辐射照射。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得到国际高度认可的电离辐射防护组织中的一个( ) A. 世界卫生组织(WHO) B.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C.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D.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1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γ射线是从( )发出的。 A. 核外电子放出的光子 B. 中子发出光子 C. 原子核能级跃迁退激时释放出的射线。 D. 质子发出的光子 1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发证机关应当自受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之日起,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换发许可证,并( )原许可证的编号;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A. 使用 B. 更换 C. 更新 D. 不使用 1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重点应( ) A. 考虑被污染生物的监测 B. 考虑未被污染生物的监测 C. 陆生生物的监测 D. 考虑本土食用性生物、牧草和放射性核素指示体生物的监测 1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 B. 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 C. 国务院生态环境 D. 国务院卫生 1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的转出、转入单位应当在转让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分别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A. 30 B. 20 C. 10 D. 15 2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有( ) A. 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和保护他们的后代 B. 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和保护他们的后代 C. 促进核武器事业的发展 D. 消除全部辐射 E. 保护环境 2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 )管理。 A. 分影响程度 B. 分类 C. 分等级 D. 分档 2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存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B. 放射性同位素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C. 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 D. 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 E. 放射性同位素的贮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 2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在人工辐射源中,( )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A. 核能发电 B. 医疗照射 C. 工业探伤 D. 辐射育种 2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面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核外电子紧贴在原子核的外面 C.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D.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 2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医疗使用碘-131时产生的废物属于( )。 A. 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B. 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 C. 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D. 中水平放射性废物 2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废旧金属回收冶炼企业辐射监测系统配备责任,由( )承担。 A.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 B. 当地生态环境部门 C. 收贮单位 D. 当地政府 2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面是同位素的是( )。 A. <sup>1</sup>H、<sup>2</sup>H和<sup>3</sup>H B. <sup>90</sup><sub>38</sub>Sr和<sup>91</sup><sub>39</sub>Y C. <sup>208</sup>Tl和<sup>208</sup>Pb D. <sup>60</sup>Co和<sup>60</sup>mCo 2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由( )责令退运该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 A. 生态环境部门 B. 海关 C. 公安部门 D. 卫生部门 2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因故遗失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到所在地省级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于公告( )日后的一个月内持公告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A. 60 B. 20 C. 90 D. 30 3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持许可证复印件向( )备案,并接受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A. 使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 本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C. 使用地区县生态环境部门 D.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3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所称放射性同位素包括( )。 A. 稳定和不稳定同位素 B. 医用和非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C. 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D. 天然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3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适用的相关活动,包括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 )的安全和防护。 A. 人员 B. 场所 C. 物品 D. 场所、人员 3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主要包括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行政管理规定等两部分,以部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 法律 B. 部门规章 C. 行政法规 D. 指导性文件 3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中,需要控制的放射性物质是( ) A. 密封源 B. γ放射性物质 C. x放射性物质 D. α放射性物质和β放射性物质 3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在( )或者其他原因终止前,应当确保环境辐射安全,妥善实施辐射工作场所或者设备的退役,并承担退役完成前所有的安全责任。 A. 暂时停工 B. 依法解散 C. 依法破产 D. 依法被撤销 E. 经营困难 3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 )标志。 A. 禁烟 B. 放射性 C. 肃静 D. 火险 3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 )放射源的场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应当依法实施退役。 A. Ⅱ类、Ⅲ类、Ⅳ类 B. Ⅰ类、Ⅱ类、Ⅲ类 C. Ⅲ类、Ⅳ类、Ⅴ类 D. 各类 3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持有放射源的单位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的,应当在该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A. 30 B. 15 C. 20 D. 10 3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年有效剂量( ) A.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B. 年有效剂量,6mSv C.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mSv D. 年有效剂量,1mSv E.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4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 )。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影响登记表 D. 环境影响报告书与环境影响登记表 4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监测仪器的能量响应,下列哪个仪器的能量响应最好( )。 A. 闪烁型仪器 B. 计数管型仪器 C. 电离室型仪器 D. 一样好 4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事辐射探测的活动不需要承担遭受辐射危害的风险 B. 辐射照射,特别是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对人类的健康是有害的 C. 如何解决辐射危害和辐射应用之间的矛盾,就是辐射防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D. 在一些领域里,核技术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是难以替代的 4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 )管理。 A. 分类 B. 分级 C. 综合 D. 多级 4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以下关于生物效应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照射方式,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内照射与外照射 B. 按照效应表现的个体,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C. 按照照射剂量率,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D. 根据照射剂量率的大小,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 E. 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与照射剂量的关系,可以分为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4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设立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必须经(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许可证。 A. 所在地省级以上 B. 所在地省级 C. 所在地县级以上 D. 国务院 4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以下( )事故不是辐射事故 A. 铀矿冶及伴生矿开发利用中发生的环境辐射污染事故 B. 核技术利用中发生的辐射事故 C. 放射性物质运输中发生了翻车事故,但放射性物质没有泄漏与失控。 D.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发生的辐射事故 4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有条件豁免要求的含Ⅴ类放射源设备,其国内生产单位或进口总代理单位可填写《含源设备有条件豁免备案申报表》,向( )申报备案。 A. 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B. 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C. 所在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 D. 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 4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具有α衰变的原子核,一般都是( )。 A. 较轻原子核 B. 不确定 C. 核子数大于150的重核 D. 特别轻的原子核 4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 ),确保其处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A. 审查 B. 试验 C. 清洗 D. 盘存 5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 )。 A. 2个月 B. 半年 C. 1年 D. 3个月 Your scor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