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 983 本次考试限时45分钟。单选题只有1个的答案,多选题至少2个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辐射安全管理专业) 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关于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 半衰期都一样长 B. 半衰期有的长有的短 C.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数减少至原有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D.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数中的一半发生衰变的时间 E. 对某一核素来说是固定的 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 )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A. 无人 B. 监督 C. 安全防护 D. 控制 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出口列入限制进出口目录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的材料不包括( )。 A. 放射性同位素出口表 B. 国外进口方可以合法持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中文或英文证明材料 C. 出口单位与国外进口方签订的有效协议复印件 D. 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签发出口许可证 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态的氧化氚和碘蒸气、碘溶液或碘化合物溶液主要通过皮肤渗入 B. 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水、入口器具主要通过食入 C. 固体微粒主要通过皮肤渗入 D. 放射性气体和液体污染空气后经呼吸道吸入体内 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相同能量下,哪种射线的外照射危害最大( ) A. 阿尔法粒子 B. 质子 C. γ射线 D. 电子 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以下哪些核技术利用项目的退役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A.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B.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 C. 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存在污染的 D. 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E. 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 )。 A.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B. Ⅰ类、Ⅱ类、Ⅲ类 C.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D. Ⅰ类、Ⅱ类 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放射性活度指的是( )。 A. 核素的寿命长短 B. 核素的化学性质是否活跃 C. 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 D. 稳定核素是否能发生衰变的概率 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正确的说法是( ) A. 原子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B. 原子核的质量约等于核内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和 C. 原子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 D. 相对于原子的尺寸,原子核所占的空间特别小(核半径约为原子的十万分之一) E. 原子核的质量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差不多 1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对于重带电粒子的外照射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带电粒子穿透能力很强与中子一样 B. 重带电粒子电离能力强,射程短,一般无外照射风险 C. 重带电粒子质量大,因此内照射、外照射均无需防护 D. 重带电粒子外照射防护与中子防护相似 1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以下属于可免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有( )。 A. 某场所许可使用Ⅳ、Ⅴ类放射源,拟增加销售Ⅴ类放射源 B. 某场所许可使用A1 型直线加速器(Ⅱ类射线装置),现拟更换为使用A2 型加速器(Ⅱ类射线装置) C. 某场所许可使用B1 型X 射线机(Ⅲ类射线装置),现拟更换为使用D1 型DSA(Ⅱ类射线装置) D. 、某场所许可使用F-18 核素(乙级场所),现拟增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由4.60E+07Bq 增加到1.90E+08Bq),仍为乙级场所 E. 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新增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 1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颁发许可证的情况通报同级( )。 A. 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 B. 卫生主管部门 C. 财政部门 D. 公安部门 1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内照射防护的措施中,操作强放射性物质,应在( )的热室内用机械手操作。 A. 经过防护处理 B. 密闭 C. 密闭和经过防护处理 D. 普通的 1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 )管理。 A. 分类 B. 综合 C. 分级 D. 多级 1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应当经( )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同级有关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A. 当地 B. 省级以上 C. 县级以上 D. 省级 1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 )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A. 15 B. 30 C. 20 D. 10 1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在人工辐射源中,( )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A. 医疗照射 B. 工业探伤 C. 辐射育种 D. 核能发电 1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按照职责分工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 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1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将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物品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 A. 管制 B. 防止 C. 禁止 D. 控制 2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务院( )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 发展与改革 B. 标准化 C. 生态环境 D. 卫生 2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 )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A. 不得 B. 适宜 C. 可以 D. 允许 2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电离辐射标志是( ) A. A B. D C. C D. B 2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 )四个等级。 A.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一般辐射事故 B.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恶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一般辐射事故 C.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恶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轻辐射事故 D. 恶性辐射事故、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轻微辐射事故 2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关于衰变常数与半衰期,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 半衰期T1/2是每个放射性核素特有的性质,是常数 B. 衰变常数λ越大,放射性原子核衰变的越快 C. 半衰期T1/2越大,放射性原子核衰变的越慢 D. 衰变常数越小,半衰期越大 E. 衰变常数λ是每个放射性核素特有的性质,是常数 2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 )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全面责任,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A. 使用和购买单位 B. 购买单位 C. 使用单位 D. 本单位 2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工作场所在线监测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监测辐射源的运行状态 B. 提高生产效率 C.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D. 控制工艺过程 2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有( )名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医学和辐射防护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1名。 A. 不少于5 B. 不少于7 C. 不少于6 D. 不少于4 2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 )管理。 A. 分影响程度 B. 分档 C. 分类 D. 分等级 2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以下关于内照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照射会造成DNA分子损伤而外照射不会 B. 内照射危害方式主要是电离、化学毒性危害 C. α粒子无内照射危害 D. 相对于外照射,内照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更大 E. 内照射除了放射性衰变、呼吸、出汗等方式外,无法通过一般的控制方法减弱 3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将不需要( )的区域定为监督区。 A. 防护手段 B. 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C. 安全措施 D. 人为控制 3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以下哪种人工辐射源产生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大( ) A. 医疗照射(诊断) B. 大气核试验 C. 核燃料循环 D. 切尔诺贝利事故 3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 )。 A.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B. 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C. 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D.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 E. 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3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放射性指的是( )。 A. 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B. 原子分裂了 C. 不稳定核素发生衰变,同时发射出特有的射线 D. 原子电离了 3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台账,记载( )。 A. 出厂时间和活度 B. 核素名称 C. 源外型尺寸 D. 放射源标号和编码 E. 放射性同位素的来源和去向 3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整个事故应急期间,各类人员所受的外照射剂量( )。 A. 可自行监测并各自保存 B. 无需监测 C. 需统一监测,但无异常则无需保存 D. 需统一监测、登记和管理 3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受照射个体体细胞损伤而致本身发生的各种效应称为( ) A. 随机性效应 B. 确定性效应 C. 躯体效应 D. 遗传效应 3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 )。 A. 诱发灾害 B. 二次污染 C. 次生风险 D. 次生危害 3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在( )或者其他原因终止前,应当确保环境辐射安全,妥善实施辐射工作场所或者设备的退役,并承担退役完成前所有的安全责任。 A. 依法解散 B. 依法被撤销 C. 依法破产 D. 经营困难 E. 暂时停工 3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源具体分类办法由( )主管部门制定。 A. 国务院卫生 B.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 C.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其他 D. 国务院生态环境 4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单位,应有辐射安全关键岗位( )个。 A. 1 B. 4 C. 3 D. 2 4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事辐射探测的活动不需要承担遭受辐射危害的风险 B. 在一些领域里,核技术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是难以替代的 C. 如何解决辐射危害和辐射应用之间的矛盾,就是辐射防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D. 辐射照射,特别是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对人类的健康是有害的 4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中的放射源如发生个别丢失、被盗,应作为辐射事故处理 B. 仅从事免于辐射安全监管的活动的单位,也需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C. 年销售量不超过豁免水平100倍或者持有量不超过豁免水平10倍的单位,也需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D. 符合《基本标准》有条件豁免要求的含Ⅴ类放射源设备,其国内生产单位或进口总代理单位可填写《含源设备有条件豁免备案申报表》,向生态环境部申报备案 4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 )前报原发证机关。 A. 每年1月31日 B. 下一年年底 C. 每年6月30日 D. 每年12月31日 4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石蜡是常来屏蔽中子的材料之一,它有许多优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石蜡屏蔽中子的优点( ) A. 气温高时易软化 B. 含氢量高 C. 价格便宜 D. 容易成型 4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试验有可能造成跨省界环境影响的,其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报( )商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A. 试验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B. 试验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C.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D. 试验所在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 4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关于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B. 许可证延续需要提供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监测报告、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等材料 C. 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 D. 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E.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2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4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依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 )。 A. 许可 B. 备案 C. 审批 D. 登记 4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适用的相关活动,包括废旧放射源与( )的管理以及豁免管理等。 A. 报废的射线装置 B. 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 C. 核设备 D. 核材料 4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公众的外照射剂量一般依靠测定环境剂量率和统计公众的( )来估算。 A. 停留时间 B. 计数率 C. 性别 D. 污染水平 5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行( )管理制度;对从事放射性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 ) 管理制度。 A. 资质;资格 B. 资格;资格 C. 资格;资质 D. 资质;资质 Your scor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