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 988 本次考试限时45分钟。单选题只有1个的答案,多选题至少2个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辐射安全管理专业) 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医疗使用碘-131时产生的废物属于( )。 A. 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B. 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 C. 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 D. 中水平放射性废物 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 A. 5 B. 4 C. 3 D. 2 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 )辐射是指具有足够大的动能,通过碰撞就能引起物质的分子、原子电离的带电粒子,如β粒子、质子和α粒子等。 A. 微波 B. 直接电离 C. 间接电离 D. 手机辐射 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确认属于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或者重大辐射事故的,应当及时通报省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并在( )小时内上报生态环境部。 A. 一 B. 四 C. 两 D. 三 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放射性活度指的是( )。 A. 核素的化学性质是否活跃 B. 稳定核素是否能发生衰变的概率 C. 核素的寿命长短 D. 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 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工作场所空气污染监测目的是( ) A. 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下的污染,以便及早报警,并对异常或事故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 B. 为规避责任 C. 为制定内照射个人监测计划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提出特殊的个人内照射监测要求 D. 考核工艺设计、工艺设备的性能或操作程序是否达到防护设计的要求 E. 确定工作人员可能吸入放射性物质的上限(摄入量上限),以估计安全程度 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以下属于Ⅰ类射线装置的有( )。 A.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用加速器 B. 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 C. 粒子能量大于等于100 兆电子伏的加速器 D. 能量100MeV以下,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PET)用放射性药物的加速器 E. 质子、重离子治疗装置 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 )管理。 A. 分级 B. 分类 C. 多级 D. 综合 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辐射能量的单位,正确的是( ) A. 电子伏特(eV) B. 千瓦时 C. 千米 D. 千卡 1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主要目的是( )。 A. 估算组织或器官当量剂量或全身有效剂量 B. 了解工作场所防护有效性 C. 为工作场所防护条件的改进提供依据 D. 为事故人员受照剂量调查和医学响应提供资料 E. 证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是否符合标准和审管部门的要求 1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 )。 A. 环境影响报告表 B. 环境影响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表与环境影响登记表 D. 环境影响登记表 1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发证机关应当自受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之日起,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换发许可证,并( )原许可证的编号;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A. 不使用 B. 更换 C. 使用 D. 更新 1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持有放射源的单位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的,应当在该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A. 15 B. 20 C. 30 D. 10 1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检查大纲,明确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实施程序、报告制度、重要问题管理等内容,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A. 省级以上 B. 县级 C. 省级 D. 县级以上 1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 )。 A. 一般辐射事件 B. 较大辐射事故 C.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D. 重大辐射事故 E. 一般辐射事故 1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 )。 A. 环境影响报告表 B. 环境影响报告书与环境影响登记表 C. 环境影响登记表 D. 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有关电离辐射测量的干扰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β射线的测量要注意质子的影响 B. β射线的测量要注意γ射线的影响 C. β射线的测量要注意α射线的影响 D. β射线的测量要注意中子的影响 1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废旧金属回收冶炼企业辐射监测系统配备责任,由( )承担。 A. 收贮单位 B. 当地生态环境部门 C.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 D. 当地政府 1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有关监测仪器的量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于环境本底的读数是可靠的 B. 高于仪器本身本底的读数是可靠的 C. 只要仪器有读数,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D. 低于或超过量程范围时,仪器还会有读数,但测量结果是不可靠的。 2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当量剂量的国际单位名称是( ) A. Gy B. Bq C. Ci D. Sv 2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免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有关说明的函中明确,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核技术利用项目包括( )。 A. 在已许可的生产、使用高类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场所,改变已许可的活动种类,增加生产、使用不高于原类别的放射源或射线装置 B. 已经取得销售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许可的,增加销售不高于原许可类别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销售行为涉及新增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和射线调试场所的 C. 在已许可的生产、使用高类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场所,不改变已许可的活动种类的前提下,增加生产、使用同类别或低类别放射源或射线装置 D. 在已许可的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增加操作的核素种类或核素操作量,且增加后不提高场所的级别 E. 已经取得销售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许可的,增加销售不高于原许可类别的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销售行为不涉及新增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和射线调试场所的 2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异常情况发生或怀疑其发生时进行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称为( )。 A. 常规监测 B. 场所监测 C. 任务相关监测 D. 特殊监测 2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下列单位中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不需要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是( )。 A. 仅使用豁免水平标准物质的科研单位 B. 仅有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的科研机构 C. 销售放射源的企业 D. 仅使用X光机的医疗机构 2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有关内照射的防护中错误的是( ) A. 内照射比外照射的危害性更大 B.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将有相当一部分滞留于人体,对人体形成照射 C. 放射性物质的内照射持续时间都很短 D. 放射性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内,无法通过一般的控制方法来控制内照射 2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监测仪器维护需关注的事项( )。 A. 某些仪器长时间受强辐射场的照射,材料受损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B. 供电电源是否失效、欠压;充电电源是否过压 C. 固定在工作场所的监测仪器应经常清洁、维护 D. 贮存场所温度、湿度 E. 仪器贮存和运输应有专用包箱 2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使用半衰期大于60 天的放射性同位素且场所等级达到甲级的单位,辐射安全关键岗位两个,分别为( ),每岗最少在岗人数1 名。 A. 辐射安全负责人 B.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负责人员 C. 辐射防护负责人 D. 辐射防护专职人员 E.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职人员 2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监督检查计划应当按照( ),规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 A. 辐射安全风险大小 B. 辐射单位地点 C. 辐射工作人员数量 D. 辐射工作时间 2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持证单位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A. 10 B. 30 C. 60 D. 15 2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原子不带电,是因为( ) A. 原子不带任何电荷 B. 原子核不带电 C.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同样数量的负电 D. 核外电子不带电 3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持许可证复印件向( )备案,并接受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A. 使用地区县生态环境部门 B.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C. 本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D. 使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3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个人防护措施阐述错误的是( ) A. 操作前做好准备工作。 B. 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各种防护衣具的性能和适用照射途径和情境。 C. 进入放射性工作区域,根据需要穿戴防护衣具。 D. 遵守辐射安全与防护相关规定。 3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外照射防护的三要素是( ) A. 人员 B. 时间 C. 场所 D. 屏蔽 E. 距离 3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 )管理。 A. 分类 B. 分影响程度 C. 分档 D. 分等级 3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部分终止或者全部终止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活动的,应当向( )提出部分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申请,由( )核查合格后,予以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 A.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 原发证机关 C.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D.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3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物除外)的单位,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四个,分别为( ),每岗最少在岗人数1 名。 A. 质量保证专职人员 B. 公司法人 C. 辐射防护负责人 D. 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职人员 E. 辐射防护专职人员 3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将需要和可能需要( )的区域定为控制区。 A. 安全措施 B. 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C. 防护手段 D. 人为控制 3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 )。 A.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B. 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C. 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D. 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E.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 3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态环境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组织核实,确认事故类型,在( )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A. 一 B. 四 C. 三 D. 两 3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 ),确保其处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A. 清洗 B. 盘存 C. 试验 D. 审查 4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送贮废弃放射源或者被放射性污染物品所产生的费用,由( )承担。 A. 送交的单位和个人 B. 废弃放射源或者被放射性污染物品的原持有者或者供货方 C. 发现废弃放射源或者被放射性污染物品的单位和个人 D.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 4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人员,最有可能需要进行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是( )。 A. 碘-125粒籽植入医生 B. γ辐照装置卡源事件处理工作人员 C. 吸入大量放射性气体的放射性药品生产人员 D. γ探伤机倒源工作人员 4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核医学实践中的放射线来源主要是( ) A. 臭氧 B. 各种放射性药物,即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C. 密封放射源 D. 感生放射性 4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丽丽发现一张放射源编码卡,编码为0203CS012345,这是( )类放射源? A. Ⅱ B. Ⅳ C. Ⅲ D. Ⅴ 4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内照射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见致电离子主要是α、β B. 多见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C. 常见致电离子主要是γ D. 危害方式为电离或化学毒性 4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 )信息。 A. 所从事活动的种类和范围 B. 法定代表人 C. 单位名称 D. 注册资本 4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的转出、转入单位应当在转让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分别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A. 15 B. 20 C. 30 D. 10 4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的单位,应当按照( )的要求,制定事故或者故障处置实施方案,并在当地人民政府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的监督、指导下实施具体处置工作。 A. 上级主管部门 B. 应急计划 C. 应急预案 D. 单位主要领导 4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 )前报原发证机关。 A. 每年12月31日 B. 下一年年底 C. 每年6月30日 D. 每年1月31日 4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控制区的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警告标志通常设置为黄色。 B. 在进出口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 C. 控制区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D. 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 5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 A. 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B. 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C. 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D.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 Your scor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