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模拟考试

32

限时60分钟。单选题只有1个答案,多选题至少2个答案


创建于

III类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考试练习

1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  )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2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  )。

3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工作实际,配备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

4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国务院令第449号是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与防护方面的主要行政法规,它的名称是(  )。

5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将射线装置分为(  )。

6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生辐射事故,造成放射性危害的,应依法对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的是(  )。

7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场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  )的射线装置,应当依法实施退役。

8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  )信息。

9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  )由国务院根据国家法律制定,是国家法律在某一个方面的进一步细化,规定了该方面的法规要求。以国务院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10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单选)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以主席令发布,具有高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

11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多选)

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12 / 50

分类: 电离辐射法律法规(多选)

我国已建立了与IAEA的辐射安全标准、导则等要求基本一致的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对核技术利用项目实施安全监管,核心是(  )。

13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为适用不同的检查需求,人体安全检查用X射线装置有2种辐射成像方式:透射型和(  )。

14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离子注入机离子源的作用是把需要注入的元素气态粒子电离成(  )。

15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公告2017年第66号),公共场所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的生产、销售活动按(  )类射线装置管理;对其设备的用户单位实行豁免管理。

16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根据激发方式的不同,X射线荧光分析仪可分为源激发和管激发两种:用(  )产生原级X射线的X荧光分析仪称为管激发仪器。

17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关于带有X射线管的敞束型分析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8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带有X射线管的敞束型分析仪在出现(  )情况时,将自动切断X射线管的高压。

19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当X射线管处于最高电压、最大功率时(峰值电压≤50kV,阳极电流20mA),遮光器的厚度不得小于(  )的铅等效厚度。

20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X射线衍射仪在额定功率时,在打开射线束出口时,距离防护罩外表面(  )的任何位置,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均不应超过25 μGy·h-1

21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X射线衍射仪应设有X射线防护装置,衍射仪进行样品测量时,人体的(  )部位可以进入机壳内部。

22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单选)

摆位后进行摄影时,患病动物可能发生移动,放射师为预防运动伪影的发生需要进行(  )。

23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多选)

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系统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

24 / 50

分类: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多选)

核子仪的主要特点有:(  )。

25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表述最符合辐射监测中环境监测的目的是(  )。

26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热释光探测器的缺点是(  )。

27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每季度开展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为(  )。

28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异常情况发生或怀疑其发生时进行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称为(  )。

29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  )。

30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1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公众照射的剂量约束是公众成员从一个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  )。

32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遵照我国辐射防护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规定,各种放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中,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能超过50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能超过15mSv。

33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为了避免发生辐射的确定性效应,并把随机性效应发生率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必须对个人剂量加以限制。职业人员所受到的照射剂量限值中,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是(  )。

34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对于控制区,在进出口及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立(  )、符合规定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污染水平和污染水平的指示。

35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在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将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未定位控制区,但需要对辐射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区域定为监督区,通常设置为(   ),并在入口处的适当地点设置表明监督区的标牌。

36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以下几种射线中,应主要考虑外照射防护的是(  )。

37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电离辐射损伤的总规律为剂量越大,效应越显著。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到X或γ射线的照射剂量只要不超过0.25Gy(戈瑞),其损伤程度估计为(   )。

38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辐射致癌属于哪种效应(  )。

39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电离辐射常用的能量单位是(  )。

40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X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或者说是光子,对X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41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下图所示X射线管示意图中,(  )部分称之为X射线靶。

Question Image

42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  ),不能从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态放出电子的辐射,包括热辐射、可见光、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43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的范围是(  )mSv。

44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  )。

45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环境监测的目的包含(  )。

46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关于个人剂量限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7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监督区是需要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  )的区域。

48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在不过分限制既伴有辐射照射又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人类及其环境,(  )。

49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以下途径可产生X射线是(  )。

50 / 50

分类: 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电离辐射广泛应用于工业。以下哪些应用属于电离辐射的工业应用(  )。

Your score is

平均分为 62%

0%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