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

988

本次考试限时45分钟。单选题只有1个的答案,多选题至少2个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辐射安全管理专业)

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关于韧致辐射说法正确的有( )

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关于组织权重因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内照射防护中,净化这一措施的手段除吸附、过滤、除尘、凝聚沉淀、离子交换、去污等,还包括( )。

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X射线是( )。

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发生辐射事故或者发生可能引发辐射事故的运行故障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 并在( )小时内填写初始报告,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工作场所监测内容包括( )。

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于活动实施前10日内向使用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书面报告移出地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接受使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书面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

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生辐射事故,造成放射性危害的,应依法对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的是( )。

1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 )放射源的场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应当依法实施退役。

1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有( )名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医学和辐射防护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1名。

1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电离辐射监测仪器角响应是指( )

1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丽丽发现一张放射源编码卡,编码为0203CS012345,这是( )类放射源?

1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以下哪些核技术利用项目的退役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1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

1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 )信息。

1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类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监督检查计划。

1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监督检查计划应当按照( ),规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

1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有条件豁免要求的含Ⅴ类放射源设备,其国内生产单位或进口总代理单位可填写《含源设备有条件豁免备案申报表》,向( )申报备案。

2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辐射事故主要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 )的事件

2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屏蔽β射线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检查大纲,明确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实施程序、报告制度、重要问题管理等内容,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2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试验有可能造成跨省界环境影响的,其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报( )商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2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 )。

2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依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 )。

2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规定将( )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或者返回原出口方,其余( )废旧放射源进行包装整备后送交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

2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关于衰变常数与半衰期,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2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 )。

3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 )前报原发证机关。

3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出口列入限制进出口目录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的材料不包括( )。

3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控制区内必须穿戴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同时还需要( )

3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的辐射事故是指( )。

3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个人剂量计的佩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制定单位的( )方案,做好应急准备。

3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关于中子的电性,正确的是( )

3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的许可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3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工作实际,配备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

3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 )mSv。

4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设立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必须经(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许可证。

4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Co-60的半衰期约为5年,一枚20年前购买的Co-60源,现在的活度是原来的( )。

4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为了防止放射源被误熔炼,要求建立辐射监测系统对( )进行监测。

4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核技术利用中,工作场所外照射监测最常见的监测项目是( )。

4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设置控制区以便控制( )

4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申请转让放射性同位素,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

4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 )标志。

4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物除外)的单位,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四个,分别为( ),每岗最少在岗人数1 名。

4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工作场所空气污染监测目的是( )

4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天然辐射源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 )

5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在( )测量中,能量分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能量分辨率好的探测器。

Your score is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