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 983 本次考试限时45分钟。单选题只有1个的答案,多选题至少2个答案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模拟考试(辐射安全管理专业) 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持有放射源的单位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应当在该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向其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A. 20 B. 30 C. 10 D. 15 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对进口的放射源,( )还应当同时确定与其标号相对应的放射源编码。 A.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C. 边防检查部门 D. 海关 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的辐射事故是指( )。 A. 放射源丢失 B. 放射源被盗 C. 放射源失控 D. 放射性同位素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 E. 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 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对于控制区,在进出口及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立( )规定的警告标志。 A. 橙色的 B. 大的 C. 小的 D. 醒目的 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 )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A. 2小时 B. 4小时 C. 3小时 D. 5小时 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在( )或者其他原因终止前,应当确保环境辐射安全,妥善实施辐射工作场所或者设备的退役,并承担退役完成前所有的安全责任。 A. 依法破产 B. 依法解散 C. 依法被撤销 D. 暂时停工 E. 经营困难 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屏蔽β射线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对β射线进行屏蔽时,常常会产生韧致辐射,其韧致辐射穿透力很差,不需要屏蔽 B. 在对β射线进行屏蔽时,重原子序数的材料产生的韧致辐射更少 C. 采用铅比有机玻璃屏蔽效果好 D. 对于β射线,应该分两步来考虑,先考虑对β粒子的屏蔽,再考虑对韧致辐射的屏蔽 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年销售量超过豁免水平100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100台)或者持有量超过豁免水平(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台)的单位,属于销售或者使用较大批量豁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单位,应当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接受辐射安全监管。 A. 100,10 B. 10,10 C. 100,100 D. 50,50 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中,表面类型包括( ) A. 人体内部 B. 墙壁、地面 C. 工作台、设备 D. 工作服、手套、工作鞋 E. 手、皮肤、内衣、工作袜 1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如核技术利用单位拟申请增加的项目中一部分符合免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条件,另一部分不符合条件(即需要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核技术利用单位( )。 A. 只能先行申请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分项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B. 全部项目无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直接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C. 可以先行申请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分项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D. 只能将全部项目一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取得环评批复后一并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E. 可以将全部项目一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取得环评批复后一并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 1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原子质量的大小与( )相关。 A. 核外电子数 B. 质子数 C. 原子核的核子数 D. 中子数 1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 )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A. 监督 B. 无人 C. 安全防护 D. 控制 1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的物质的豁免出具备案证明文件。 A. 省级 B. 县级以上 C. 省级以上 D. 县级 1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设立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必须经(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许可证。 A. 所在地省级 B. 所在地省级以上 C. 国务院 D. 所在地县级以上 1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适用于皮肤和工作服表面污染测量方法是( ) A. 《表面污染测定第1部分β发射体(Eβmax>0.15MeV)和α发射体》(GB/T14056.1-2008) B. 《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Z166-2005) C.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 D. 《表面污染测定第2部分氚表面污染》(GB/T14056.1-2011) 1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列表述最符合工作场所监测的目的是( )。 A. 为公众受照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B.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C. 为了应付管理部门的检查 D. 检验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 1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以下除( )外,其余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A. 作用Ⅱ类放射源的 B. 生产Ⅱ类放射源的 C.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D. 销售Ⅱ类放射源的 1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生辐射事故,造成放射性危害的,应依法对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的是( )。 A.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 B. 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1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放射源具体分类办法由( )主管部门制定。 A.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其他 B. 国务院卫生 C. 国务院生态环境 D.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 2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 )。 A.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B. Ⅰ类、Ⅱ类、Ⅲ类 C.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D. Ⅰ类、Ⅱ类 2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每季度开展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为( )。 A. 常规监测 B. 场所监测 C. 任务相关监测 D. 特殊监测 2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内照射防护的措施包括( ) A. 不使用 B. 缩短接触时间 C. 隔离 D. 远离 2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A. 重大辐射事故 B. 较大辐射事故 C.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D. 一般辐射事故 2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检查大纲,明确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实施程序、报告制度、重要问题管理等内容,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A. 省级以上 B. 县级以上 C. 省级 D. 县级 2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事故和运行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以及由事故、故障导致的应急处置费用,由( )承担。 A. 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的单位 B. 发生事故或故障单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部门 C. 发生事故或故障的肇事者 D. 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单位的主管部门 2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G-M计数管因( ),不适用于脉冲辐射场的测量。 A. 能量分辨率差 B. 对X射线不灵敏 C. 死时间较长 D. 探测效率低 2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出口列入限制进出口目录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的材料不包括( )。 A. 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签发出口许可证 B. 国外进口方可以合法持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中文或英文证明材料 C. 出口单位与国外进口方签订的有效协议复印件 D. 放射性同位素出口表 2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 )。 A. 责任明确 B. 防失窃 C. 有账可查 D. 账物相符 2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至外省异地使用的,按有关规定办理了异地使用的备案后,应当接受(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A. 移出地 B. 使用地当地 C. 国务院 D. 移出地及使用地省级 3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应当依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 )。 A. 许可 B. 登记 C. 备案 D. 审批 3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放射性核素是( )。 A. 不稳定核素 B. 稳定核素 C. 所有的已发现的核素 D. 所有的原子 3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在线监测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 A. 满足监管要求的远程联网 B. 响应时间快 C. 超阈值报警 D. 可靠性好 E. 与防护门联锁 3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辐射水平监测所用的仪器类型应当与所涉及的放射性核素的( )相适应 A. 衰变常数 B. 活度 C. 性质 D. 污染程度 3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放射性衰变规律是( ) A. 不受化学或物理变化的影响 B. 某个原子核衰变的精确时间 C. 放射性核素衰变遵从统计规律 D. 原子核的固有特性 E. 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3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 A. 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B.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C.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除外) D. 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E. 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除外) 3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国家根据放射源的( ),将放射源进行分类。 A. 重量大小 B. 外观形状 C. 潜在危害程度 D. 数量多少 3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 )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 A. 个人剂量测量 B. 辐射监测 C. 监测数据 D. 防护与安全 3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持证单位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A. 10 B. 15 C. 60 D. 30 3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 )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A. 较大辐射事故 B.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C. 重大辐射事故 D. 一般辐射事故 4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下面有关应急人员配备剂量仪表描述正确的是( )。 A. 必须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配备累积个人剂量计,并佩戴具有音响报警的电子式个人剂量仪。 B. 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配备个人剂量仪或者报警式电子式个人剂量仪。 C. 必须佩戴具有音响报警的电子式个人剂量仪,事故不严重时,可不配备累积个人剂量计。 D. 必须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配备累积个人剂量计,事故不严重时,可不佩戴具有音响报警的电子式个人剂量仪。 41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单位,应当在每次试验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经( )商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A. 试验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B. 试验所在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 C. 试验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D.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42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多选) 在内照射防护中,采取隔离方式,是指根据放射性核素的( )等,将工作场所进行分级、分区管理 A. 操作方式 B. 毒性大小 C. 重量大小 D. 种类多少 E. 操作量多少 43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以下哪些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 A. 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除外) B. 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 C. 销售和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放射源的 D.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用放射性药物自用的单位外除外) E. 销售和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的 44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单选)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 )前报原发证机关。 A. 每年12月31日 B. 每年6月30日 C. 每年1月31日 D. 下一年年底 45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2008年报告中医疗照射产生的人均年剂量是( )mSv。 A. 60 B. 0.06 C. 0.6 D. 6 46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多选) 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 不按照规定处理或者贮存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的。 B. 未建造尾矿库或者不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建造尾矿库,贮存、处置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尾矿的。 C. 不按照规定的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的。 D. 向环境排放不得排放的放射性废气、废液的。 E. 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的。 47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工作场所β外照射监测比较好的仪器是( )。 A. 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B. 自由空气电离室 C. 闪烁计数型巡测仪 D. 液体闪烁计数器 48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α放射源火灾事故的主要响应行动错误的是( ) A. 为防止受到污染,先找仪器监测,确认没有环境污染,再灭火、救人 B. 隔离事故区域 C. 让非必要人员离开事故区域 D. 按常规灾害应对程序处理,首先灭火、救人 49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通常对中子的屏蔽分为慢化和吸收两步,以下材料中,最适合用来慢化中子的是( ) A. 水 B. 铅板 C. 玻璃 D. 铁板 50 / 50 分类: 辐射安全管理专业–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单选) 工作场所外照射监测最好选用( )。 A. 热释光个人剂量计 B. 便携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 C. 活度计 D. 表面污染监测仪 Your score is